华体网

图片

绿色低碳专题

[广发期货]深刻认识和把握实现“双碳”宏伟目标中的期货力量
时间:2023-03-10 作者: 来源:广发期货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系统观念贯穿于“双碳”工作全过程,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地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加快碳金融市场建设,将金融工具与实体经济发展充分整合起来,成为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的一大亮点。期货行业要在“双碳”浪潮中施展拳脚,需要大力推进碳期货工具的研发和市场主体培育,同时引导华体网金融机构参与强化“期货+”业务创新,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全面反映了新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参与“双碳”目标,发展绿色金融必要性。而作为我国金融业重要支柱之一,期货行业在“双碳”战略的宏伟蓝图中也大有施展空间, 

  一、充分认识期货行业参与“双碳”目标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一)建设碳期货市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之一 

  如何处理好今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是我国目前所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如何突破这一困境,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而言,有着更加凸显的紧迫性。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很强,在今后十年内,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一种长期更强劲的经济增长,但是与此同时,碳排放量却不断增加,我国的能源与环境资源消耗都将达到天文数字。低碳经济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就包括了利用金融工具来赋能这种绿色发展模式。可以说,“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发展碳金融市场,以及推出具有碳资产特性的碳金融产品。碳金融产品是基于碳资产衍生出的金融产品,包括了碳期货、碳期权、碳债券、碳基金等标准化交易类金融产品。 

  碳排放权期货可从发现价格、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市场边界和容量等方面促进企业减排,是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而建设好碳期货市场,主要是基于两方面思考:一方面在于当前,我国50%以上的资源消耗来自工业制造业,80%的碳排放也来自工业制造业,尤其是能源、钢铁、化工等行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这些传统工业需要借助衍生品工具来稳定生产经营,以实现向绿色企业的平稳过渡。另一方面,我国是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最大净出口国,又是贸易量列首位的商品出口大国,碳金融起步较晚,碳交易也受到国际国内多方面条件约束,发展碳期货市场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碳市场定价影响力,稳定国内碳产业价值链,有利于保障地区经济安全。 

  (二)发展我国碳期货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其中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发展较快,体系相对成熟、规模居世界前列。但目前国内碳交易市场潜力和活力没有得到释放,特别是在碳期货和期权市场建设领域,仍没有办法满足大量企业绿色风险管理需求。首先从时间维度上说,我国碳市场是2011年开始发展,2021年实现全国线上交易,但我国“双碳”目标繁重,完成时间之紧前所未有,因此建设碳期货市场的步伐必须加快才能更好地赋能工业绿色转型任务。二是,当前我国碳市场期现交易具有局限性,主要参与企业来自能源端大型电力企业,使得碳现货无法有效实现市场化,碳交易和定价偏离了市场需求,无法覆盖广大实体企业,市场也缺乏其它绿色期货品种覆盖,使得中小型企业面临严峻的风险管理困境。三是,碳资产价格不稳定可能放大碳期货交割前价格波动风险。目前国内碳现货交易定价主要是市场化定价 + 限价模式,若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交易出现“潮汐现象”,意味着在交割日前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大量的碳期货合约交易,将增加大期货价格和基差波动风险,风险管理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四是,目前我绿色金融市场,除了碳期货外,仍有大量绿色期货品种尚未开发,像新能源行业不仅需要碳期货,也需要其它绿色期货品种进行风险管理。 

  二、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带动期货赋能“双碳”全局工作 

  (一)放宽碳现货市场准入,打通碳期货参与壁垒,加快碳期货上市冲刺速度 

  期货品种的成熟,与其相关的现货市场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碳市场交易之所以不够活跃,期货上市步伐缓慢,主要是因为多数纳管电力企业没有把碳配额视为一种资产,对碳配额金融属性认识不足等,仅在清缴履约期末之前补足缺口或出售结余。使碳现货市场的活跃性不高,易诱发“潮汐现象”的发生,使国内现货市场的定价效能有所欠缺。因此,要加快碳期货上市交易,一是需要在顶层设计上,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快政策研究,把市场参与者更广泛地纳入碳市场,破除中小微企业参与碳交易壁垒;二是充分发挥期货行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期货和衍生品法》的规范和引导下,以广期所为核心,各期货经营机构为主力,对碳期货市场进行培育。除了引导已经参与期货的实体企业加快对碳期货的认知,建立和参与模拟交易外,对于其它没有接触过期货工具的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类型企业,还需要期货经营机构和交易所开展相关的期货基础培训,提升企业利用碳期货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将绿色风险管理文化惠及广大中小微企业。三是,政府应成立专项母基金,助力碳期货交易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割和仓单管理平台,更好地全方位帮助实体企业进行碳期现交易业务开展。 

  (二)加大碳期货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创新 

  除了在现货市场放宽准入条件,健全碳期货市场还需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一同参与进来,比如银行、保险、证券机构。推进金融机构深度参与交易市场,需要从碳期货工具创新角度出发寻求解决方案。一是建议在“期货+”模式上扩大品种应用,市场上目前呼声较高的,是为准入企业配套“碳保险+期货”模式。“保险+期货”在我国农业领域中的运用与发展,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成功实践,而将这种模式延申到工业领域,特别是碳期货市场,将有助于促进企业提升碳期现交易积极性。目前金融行业中一些保险机构已经针对这个方向开展了研究,发现这种模式具备普适性、低专业性和交易成本,并且能有效促进碳市场要素流动。在碳期货上市后,相关监管机构应强化政策扶持,选择优质企业和保险机构、期货经营机构开展试点,为广泛应用创造实践基础。二是,监管机构可以通过交易返还,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市场参与机构在碳期货交易中使用绿色债券作为保证金。目前期货市场中,国债冲抵保证金制度已经证实对于活跃债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作用,同样采用绿色债券冲抵保证金,也可以利用期货交易活跃绿色债券市场,增加绿色债券市场流通性的同时,利用债券冲抵来提升碳期货交易安全性。 

  (三)加快其它绿色期货品种研发和上市步伐 

  从更高层面看,要推动国内绿色金融市场发展,除了大力发展碳期货市场外,仍有较多新型绿色期货品种等待开发。当前广期所的工业硅期货已经蓄势待发,上市后将极大地助力于光伏和半导体产业开展风险管理业务。而等待交易所研发的绿色低碳品种还包括碳酸铁锂、电力期货、天气期货等,通过对相关绿色期货品种的上市,可以进一步丰富企业参与绿色升级转型的工具选择,使期货市场更高效更广泛地服务于国家“双碳”目标,最终将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附件下载:

机构地图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北京市
  • 期货公司

  • 风险管理公司

  • 资产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投诉受理渠道